网站首页 时事要闻 工作动态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为民服务 文明创建 友情推广 政策法规

站点搜索功能


姓名 车牌号

盘山行 寻觅乾隆皇帝足迹(下篇) 烈士陵园﹒小石城﹒乾隆皇帝诗

本网北京消息朱高山、周秋连报道:北京小西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天津蓟县盘山旅游活动,不仅吃住行玩得好,此次尽管出行的人数仅有17人,还专门安排了一位中医推拿师,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一行人游览了北少林寺、蓟县大峡谷等景点,免不了腰酸腿疼。侯明光医师就到每个房间,为大家调理,很受大家的欢迎。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308.jpg

在大家接受侯理疗师调理的时候,笔者查盘山游览景点,发现就在我们驻地“玉石庄”附近几百米,有一座颇具规模的烈士陵园,还是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笔者建议做一次红色旅游。但有人认为,到墓地旅游不吉利,没有成行,只好我一人前往。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303.jpg

在去陵园有一段用方石铺砌的上坡路。路的左侧虎皮石墙上,书有令人精神振奋的“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十个大字。接着,是绿色巨幅、反映蓟县军民武装斗争的画像呈现在眼前。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257.jpg

再上走,老远就看到红旗造型的雕塑,渐渐地看清了雕塑两旁,有“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视和平 警示未来”20个红色大字。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248.jpg

陵园大门,是一座三开门的牌楼。牌楼宏伟壮观,富有民族风格肃穆庄严牌楼正中,在一块黑色大理石匾额上,有天津市人民政府署名的“盘山抗日根据地遗址”九个大字。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244.jpg

在牌楼下面,有三面红旗的雕塑,上书12个金色大字“传承红色基因 庚续红色血脉”。

大门右侧有盘山烈士陵园的简介:盘山烈士陵园坐落于国家5A级景区盘山南路,于1956年开始兴建,1957年建成。是冀东地区最大的烈士陵园,也是天津市唯一的抗日战争遗址、烈士陵园。总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240.jpg

大门两侧墙壁上,镶有十几块牌,内容分别为: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经民政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批准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5年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为全国国防教育基地,2017年被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命名为党性教育地,202010月经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批准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2023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列入天津市首批红色资源纪念设施名录。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233.jpg

大门左侧,立有一块黑色大理石,上书“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款是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局与盘山革命烈士陵园,字由李运昌将军题写。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226.jpg

走进盘山烈士陵园大门,还有二道门。上书“盘山烈士陵园”,两旁灰白色石柱上书有毛主席的一句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笔者情不自禁、请正在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也是陵园内唯一见到的人给我拍照留个影。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221.jpg

进盘山烈士陵园二道门,看到一排民族形式的建筑,有“盘山革命纪念馆”字样,是李中权将军所题。盘山革命纪念馆没有开放,透过门玻璃,可以看到纪念馆厅内,有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的一组雕塑。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216.jpg

纪念馆虽没有开放,但是在烈士陵园广场,有数十快展牌,介绍盘山革命斗争史和抗日名将包森等英烈事迹,弥补了纪念馆纪念馆没有开放的不足。

盘山革命纪念馆后面,是蓟县革命斗争史碑廊。纪念碑廊是为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而建的仿古式建筑。碑廊全长64米,宽度4米。以主甬路为界,碑廊的东西两侧各耸立9块黑色花岗岩石碑。东部碑文是蓟县革命简史,西部碑文内容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蓟县制造的29起骇人听闻的惨案纪实。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213.jpg

碑廊还有四块黑色花岗岩石碑,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七伟人之一陈云:饮水思源 不忘老区。

萧克将军:以老区的光辉历史 推动祖国的建设事业。

李中权将军: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李运昌将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209.jpg

碑廊北面就是烈士墓区了,有中共蓟县委员会、蓟县人民政府,于200110月立的“盘山烈士陵园、烈士墓区重修碑记”。碑记说,烈士陵园安放的革命烈士,其中抗日战争时期烈士1317名,解放战争时期烈士994名,抗美援朝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烈士285名。特此立碑,永志纪念。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203.jpg

穿过松柏苍郁烈士墓区,纪念碑巍然矗立在陵园北部最高的地方碑高27.5米,在一二十里外就能瞻仰它的雄姿象征着革命先烈的崇高形象。碑身用汉白玉石块砌成,上面镌刻着齿轮麦穗图案,象征着工农联盟。碑身正面,镌聂荣臻元帅的亲笔题词"光荣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光芒耀眼。左侧镌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长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谢觉哉题词"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右侧镌晋察军区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劭文题词"抗日英雄浩气长存";后面镌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冀东抗日联军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题词"为人民革命事业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158.jpg

1945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在付出牺牲总数达2万人生命的巨大代价后,盘山根据地终于坚持到了最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上述题词表达了党和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 。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153.jpg

瞻仰完烈士纪念碑,有个问题萦绕在脑际:盘山烈士陵园为什么又叫“盘山抗日根据地遗址”、“盘山抗日战争遗址”?“遗址”在哪里?因未见一人,无从打听,笔者心存疑虑。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149.jpg

在返回的路上,见烈士陵园东北角有一组雕塑,引起我的注意。走到雕塑前,原来这是由烈士后代捐资兴建的一座雕塑。群雕下,在一块灰白色的石头上,有《石海战斗遗址简介》:石海南北长400~500米,东西宽100多米。石头散漫堆积,犬牙交错,大都呈馒头状圆形。石海有若干石洞相通,易守难攻,地形十分复杂。1941年春,我八路军十三团一营部队在这里与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发生了遭遇战。我军处于劣势之下,进入石海,利用有利地形沉着应战,抗击敌人两天两夜。敌人死伤惨重,而我只有两名轻伤,最后取得突围胜利。著名的石海战斗遗址,现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纪念地之一。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144.jpg

原来,盘山烈士陵园,是在原静寄山庄小石城乐山书室的基址上修筑的。陵园内的石海就是昔日的小石城。笔者见无数巨大的圆石、长石、怪石,姿态万千堪称“石海只是《石海战斗遗址简介》所称石洞笔者未曾见到,也无从打听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140.jpg

但笔者亦有意外发现。在石海的西南边缘,见一长方形的大石,上刻描红了的一首诗“磊磊拳石无央数,攒簇累积坚城固。屹然群立开阔来,世人安得知其故……”细观落款“题小石城作 乾隆甲戌御笔”,并刻有“乾隆御笔”方章。这诗竟然是乾隆的题诗!可见“小石城”独到之处,得到乾隆的赞赏。

乾隆题写盘山的大量诗歌作品,文献价值要远高于文学价值。但是,当这些诗文被宫廷匠人镌刻于山林后,又代表了清代中期摩崖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准笔者认为不仅如此……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134.jpg

在烈士陵园中央,有“聚灵石”,几棵松树,从石缝中顽强长出。象征着盘山军民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又见“乾隆御笔”,似在预测“小石城”这场战斗,八路军在敌人数倍于我的危机中“坚城固”,“屹然群立”,终于战胜了强敌。“世人安得知其故”,世人怎么知道其原因呢?

笔者走出陵园,再次浏览了广场摆放的、介绍盘山革命斗争史和抗日英烈事迹的宣传牌,从他们的英勇事迹中找到了答案。

微信图片_20250406120124.jpg

包森1938年随八路军四纵队支援冀东大暴动,是盘山抗日根据地创建人之一。他身经百战,屡建奇功。他的队伍曾活捉日本天皇表弟赤本。包森于19422月在遵化县野虎山与日军交战中牺牲,时年32

王少奇19387月中旬,参加冀东西部抗日暴动,并于731日配合主力部队攻克蓟县县城。194010月,王少奇任蓟宝三联合县县长。在极端残酷的条件下,率领根据地抗日群众,配合主力部队,胜利粉碎了日伪军实行的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巩固了盘山抗日根据地

……




分享到: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祭英烈·颂热血”主题教育活动在武汉抗战纪念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