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事要闻 工作动态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为民服务 文明创建 友情推广 政策法规

站点搜索功能


姓名 车牌号

刘氏义甫公后裔宗亲奖学行动看家族文化的当代传承

魁星高照传家风,藜阁生辉照前路——从刘氏义甫公后裔宗亲奖学行动看家族文化的当代传承


当19面《魁星高照 藜阁生辉》的牌匾陆续悬挂在隆回县刘氏义甫公后裔学子家门楣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家族对教育的执着,更触摸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诗书传家"精神在当代的生动演绎。刘氏义甫公后裔这场历时两天的助学行动,以其特有的仪式感和人文温度,为我们呈现了传统宗族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典范。

微信图片_2025-08-15_182110_534_副本.jpg

在应试教育焦虑弥漫的当下,刘氏教育基金会的实践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从刘民在自建房屋时仍慷慨捐资的细节,到400余位宗亲四年间八十余万元的涓涓成河,这种"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家族共识,恰如古代"义田""义学"的现代回响。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基金会并非只简单发放奖学金,还将牌匾这一象征性载体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使受奖学子既获得经济支持,更感受到精神传承的重量。

刘小会会长远在国外统筹、刘文成荣誉会长亲自带队的特殊安排,折射出当代宗亲组织运行的新模式。在人口流动加剧的今天,传统的地缘宗族已被打破,但刘氏义甫公后裔十六户宗亲会通过现代管理手段和网络工具,成功实现了跨时空的家族联动。这种既保持传统内核又创新组织形式的能力,正是宗族文化得以延续的关键。

QQ20250815-182129_副本.jpg

从更深层看,刘氏家族对教育的集体投入,实则是应对社会流动焦虑的智慧选择。当985录取通知书成为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重要凭证时,宗族力量的有组织介入,既缓解了个体家庭的教育经济压力,更通过群体示范效应强化了"读书改变命运"的家族信念。这种互助机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尤显珍贵。


站在藜阁生辉的当代镜像前,我们不禁思考:当牌匾的红绸揭开时,受奖学子接过的不仅是当下的荣誉,更是刘氏义甫公一脉"重教尚学"的接力棒。而宗亲会四年来从承诺到落实的历程证明,优秀的家风传承既需要"魁星高照"的美好祈愿,更需要"众人拾柴"的制度化保障。这种精神共同体建设,或许正是破解"富不过三代"魔咒的文化密码。


分享到: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四川省苍溪县石马镇“微药园”小庭院里种出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