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经营促发展,敬老济困传家风——记广西容县江夏文化研究会石头镇分会会长黄旦成黄胜余
多种经营促发展,敬老济困传家风——记广西容县江夏文化研究会石头镇分会会长黄旦成
黄胜余 黄国生
2025年8月26日,清晨的容县石头镇,雾气还未完全散去,街角那家“金月湾宾馆”的灯已经亮了。一个身影忙前忙后,一会儿招呼早起的客人,一会儿又接起电话协调建材送货的事。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黄旦成——容县江夏文化研究会石头镇分会的会长,一个既做生意又忙“家事”的大忙人。
“我就是个普通黄家人,做点该做的事。”每次别人夸他,黄旦成总是这样笑着摆摆手。可就是这位“普通”的黄氏后裔,十年如一日地经营生意、服务宗亲,把容县江夏文化研究会石头镇分会搞得有声有色,让“敬老、帮贫、助学”的家风真真切切落到了实处。
一、从建材到宾馆,他是会做生意的“实在人”
黄旦成最早是做建筑材料起家的。石头镇山多石头多,盖房修路的人不少,他就从一个小建材门市部干起。“水泥、钢筋、石子、砂子……别人嫌累不愿送的,他二话不说开着小货车就上门。”一位老客户这样评价他,“旦成做生意,不玩虚的,价钱实在,质量也靠得住。”
后来,镇上车多了、人多了,外出办事、探亲访友需要落脚的地方,黄旦成看准机会,开了镇上第一家像样的宾馆——金月湾宾馆。宾馆不大,但干净整洁,“要让客人像回到家一样”,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店里毛巾每天消毒、地板擦得锃亮,热水24小时供应。不少老客成了朋友,下次来石头镇,还指定要住他这儿。
“做生意和做宗亲事务其实是一个道理——要真心,要负责。”黄旦成常说。正是凭着这份实在,他的建材生意和宾馆服务渐渐站稳了脚跟,也为他后来投身宗亲事业打下了基础。
二、“家族的事,就是我的事”
2015年,“容县江夏文化研究会石头镇分会”正式成立,黄旦成被推选为分会会长。从那一天起,他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一开始真不容易,”他回忆道,“很多人觉得江夏文化研究会就是吃吃饭、聊聊天,但我们想做的远不止这些。”他带着几位骨干,挨家挨户走访镇上的黄姓家庭,了解各家情况: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交不起学费,谁家老人常年卧病缺人照顾,谁家突然遭了难急需用钱……
“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需求,我们不能光说不做。”黄旦成说。
于是,他带头捐钱,发动宗亲出力,设立专项基金,重点做三件事:奖助学、敬老、济困。十年来,这三件事从未间断。
三、助学子、敬老人、济急困,数字背后是温情
“十年了,我们一共奖助了147个学生,其中研究生6人、博士生2人,发出的奖学金有20多万元。”黄旦成如数家珍地说道,“每次看到孩子们拿着录取通知书来领奖,眼里有光,我就觉得值!”
不止奖学金,宗亲会还长期关注老人和困难家庭。十年间,他们慰问老人700多人次,送出慰问金18.5万元;济困28万多元;遇到重大疾病或意外灾害的家庭,还会提供紧急救助,累计超过10万元。
这些数字不是冷冰冰的,背后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帮贫助学:镇上有个黄姓孩子,父亲早逝,母亲多病,家里穷得连学费都交不起。黄旦成知道后,不仅帮他们申请了助学金,还自掏腰包买了书包、文具送去。“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别忘了回家看看。”他拍拍孩子的肩膀说。后来这孩子考上了大学,每年春节都会回来看看江夏文化研究会石头镇分会的“黄叔叔”。
敬老慰问:每年重阳节、春节,黄旦成都带着江夏研究会石头镇分会的成员,提着米、油、红包,去看望镇上的黄姓老人。有位90多岁的阿婆,子女在外打工,常年独居。每次见到黄旦成来,她总是拉着他的手说:“阿成,你又来了啊,比我儿子还亲!”
紧急救助:去年夏天,镇上一户黄姓人家因火灾房屋烧毁,一家人瞬间无家可归。黄旦成当天就组织宗亲捐款捐物,第二天就把首批救助款送到了他们手上。“有江夏文化研究会在,不怕!”他这句话让那家人红了眼眶。
四、外访学习,把好经验“带回家”
黄旦成常说:“闭门造车不行,得多出去看看别人怎么做的。”这些年,他积极参加县江夏文化研究会组织的各类外访学习活动,去过广东、福建、江西等多地江夏文化研究会交流。
“每次出去都能学到新东西,”他说,“比如广东有些江夏文化研究会搞‘创业帮扶’,年轻人想做生意,容县江夏文化研究会石头镇分会提供无息贷款;福建那边重视修谱建祠,家族历史整理得清清楚楚。这些我们都慢慢借鉴过来了。”
现在,容县江夏文化研究会石头镇分会不仅持续开展传统公益项目,还开始着手整理家族谱系、修缮祖屋,让年轻一代更了解“我从哪里来”。
五、传承文化,分会是一个有温度、有行动力的大家庭
有人问黄旦成:你做这么多图什么?又不赚钱,还耽误自己生意。
他笑了笑说:“图个心安。我们黄家老祖宗早就说过‘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些事现在不做,以后谁来做?”
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热心是我的品格,以姓黄为荣!”这句话不是口号,而是他十年如一日的行为准则。
如今的容县江夏文化研究会石头镇分会,早已不是最初那个只有几个人的“小组织”,而是一个有温度、有行动力的大家庭。而黄旦成,依然是那个清晨就在宾馆忙活、接到求助电话就出发的“普通黄家人”。
记者手记:
黄旦成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用最实在的方式,把“家风”二字写进了日常。他经营的是小生意,做的是“小事情”,但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的坚持,让敬老、帮贫、助学的黄氏家风在石头镇扎下了根。
正如他常说:“一棵树再高,离不开根;一个家族再大,离不开心。”黄旦成,就是那个默默培土浇水、让树根扎得更深的人。
记者在石头镇走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旦成这个人,靠谱!”
简单三个字,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与信任。
也许,这就是对黄旦成最好的总结。
(2025.8.26.广西容县石头镇.)
(以上图片为本文作者提供)
上一篇 :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康宁路学校举行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
下一篇:湘赣两地接力,帮助江西九江籍百岁老兵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