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事要闻 工作动态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为民服务 文明创建 友情推广 政策法规

传承创新并举   古风今味相融——访广西合浦臻玥饼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庆辉

太铭文化网广西消息:9月2日下午4点多,合浦县工业园区的合浦臻玥饼业公司工厂里的空气中弥漫着糖浆、五仁和叉烧交织的馥郁香气,60多岁的黄庆辉董事长如常推开工厂大门,开始了雷打不动的巡厂。这份他坚守了四十年的习惯,见证了一个月饼世家的沉浮与辉煌。

黄庆辉站在现代化的生产线旁,目光掠过忙碌的工人和运转的机器,最终落在那间保留了古法制作工艺的手工车间。“每个月饼都是有生命的,”他微笑着说道,“从1930年我的祖父黄国桂先生创出第一锅‘华南兴’月饼开始,这份手艺就在我们黄家人的血脉里流淌。”

QQ20250903-154459_副本.jpg

一、坎坷人生,命运多舛中的坚守

1975年,黄庆辉从合浦县公馆中学高中毕业。那时的他青春洋溢、满怀憧憬,却恰逢“上山下乡”运动,不得不告别校园,投身到广阔天地中锻炼。

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1976年,他的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体弱多病,家庭重担如巨石般压来。作为家中同胞兄弟姐妹里的长子,黄庆辉毅然挑起了照顾家人的责任,用稚嫩的肩膀,艰难地撑起了这个家。

“那些年确实很难,”黄庆辉回忆道,“但我知道,我必须坚强,因为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人指望我呢。”即便生活艰辛,他心中始终保持着对同父异母大哥的尊重与关怀,这份宽广的胸襟后来也成为家族企业能够多元发展的基础。

1977年,高考恢复,黄庆辉以优异成绩考进医科院校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至家乡的公馆中心卫生院工作。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获得了领导的赏识和同行的好评。

二、初心如磐,茶馆起步传承祖业

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个体经济蓬勃发展。黄庆辉抓住机遇,在合浦公馆镇创办了“乐乐茶馆”,带着兄弟姐妹一同经营。

那时,弟弟妹妹们尚年轻,生活中面临着诸多难题。黄庆辉满心希望通过自己的拼搏,能给他们一份稳定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

“选择做月饼这行,一方面是为了谋生,另一方面也是传承祖业的情怀在起作用。”黄庆辉的祖父黄国桂先生早在1930年就创立了“华南兴月饼”,那是家族月饼事业的起点。

黄老先生当年为了制出口感最佳的糖浆,费尽心思,选用自己看着长大的甘蔗炼出糖,再以瓷缸存放49天才取用,以保证自然顺滑之口感。

1990年,随着市场需求升级和业务拓展,乐乐茶馆正式更名为“黄记饼屋”,开启了专业制饼之路。其推出的广式伍仁叉烧大月饼,凭借皮薄松软、色泽金黄、口感醇厚、口齿留香等的独特风味,迅速在当地走红,成了乡民们口口相传的“公馆黄记”。

三、匠心之道,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黄记月饼之所以能在诸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秘制香料、秘制糖浆和手工制饼这三个秘诀。

黄记玥亮制作的大月饼属广式月饼,尤其以伍仁叉烧月饼为胜。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工人们通常要花大半年时间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精选上等公馆镇本地土猪肉特制叉烧、肉松,再选购伍仁(榄仁、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仁),然后手工调制独家秘制植物香料,使它具有独特的味道。

“瓜子仁要用新疆的、杏仁是河北的,橄榄仁必须是两广的,叉烧丝一定要用合浦本地的黑毛土猪肉来做……”黄庆辉谈起原料选择标准如数家珍,“有人说我固执,我觉得哪怕成本高一些,也绝对不能将就。”

在清明节前后,黄记就要开始优选上等蔗糖炼制糖浆,然后放到瓷缸存放49天,以保证自然顺滑的口感。从1930至今,黄家都坚持手工制作月饼,因为他们坚信“手手传心,经典的味道是不能复制的”。

四、家族传承,兄弟齐心共谋发展

随着“黄记饼屋”的生意蒸蒸日上,黄庆辉家族的月饼事业版图不断拓展,家族成员也纷纷投身其中。

2011年,黄庆辉的儿子黄廉伟对“黄记饼屋”进行了升级——成立广西合浦黄记玥亮饼业有限公司,并为“黄记月饼”正式注册了“黄记玥亮”商标。

黄廉伟毕业于武汉一所985名牌大学,曾在知名外企工作。但他最终选择回归家族事业,带领黄记玥亮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

与此同时,黄庆辉的同胞大弟弟独立经营老厂,创办了“黄家月”品牌;2014年,黄庆辉同父异母的大哥创立“长子黄记”;2018年,同胞小弟弟创办了“黄记团圆月”。

QQ20250903-154435_副本.jpg

这些品牌各具特色,却都一脉相承地延续了黄庆辉家族对月饼制作的匠心精神,逐渐成长为广西月饼行业的知名品牌。黄庆辉先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家族的事业,可不单单是生意,更是一种传承。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一代人都铭记家族的根。”

五、老骥伏枥,六十多岁再创业

2023年,已至60多岁高龄的黄庆辉先生,再次踏上创业之路,创立“黄记臻玥”。这一品牌巧妙融合了家族月饼制作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

在“黄记臻玥”的生产车间,先进的生产设备一应俱全,同时,古法手工制作月饼的工艺也被完好保留。黄庆辉先生坚持采用匠心古法炮制香料粉、腌制柠檬等原料,只为确保每一颗月饼都口感软滑爽口、味道香甜不腻。

“黄记臻玥”传承自1930年黄庆辉祖父黄国桂先生创立的“华南兴月饼”。黄庆辉先生此前先后从事医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相关工作,所以对食品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

早在2014年,他就与中式面点高级技师甘卫光携手,成功研发出伍仁叉烧月饼保软技术和防哈败技术,一举攻克传统月饼易变硬、出现哈败的难题。

创业之路从来都充满艰辛,创立“黄记臻玥”时,黄庆辉先生遭遇诸多挑战。市场竞争激烈,新品牌要如何崭露头角?资金压力巨大,怎样维持生产运营?

但这些难题并没有让黄庆辉退缩,凭借对家族事业的满腔热爱和对传统工艺的执着坚守,他一步一个脚印,成功跨越重重障碍。

六、品质坚守,食品安全是生命线

由于有过医疗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相关工作的经历,黄庆辉对食品安全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在黄记臻玥的生产车间,工人们进车间要经过数道关卡,生产车间实行全封闭式管理。黄庆辉介绍说:“做食品工业就是道德工业,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黄记臻玥投入巨资引进和配置了先进的现代化大型月饼生产线,引进德国技术制造的隧道炉。这些投入确保了生产工艺的精确控制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

对于原料选择,黄庆辉更是毫不妥协。“短期少赚一点没关系,守住信任才是长远之道。因为味道的背后,是良心,更是信任。”

这种对品质的坚守得到了市场认可。2011年,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黄记玥亮五仁叉烧大月饼以“中国名点”称号,并且还荣获全国餐饮烘焙业创意大赛“金牌月饼”称号。2013年,黄记玥亮荣获“广西老字号”荣誉。

七、 传统与创新,传承中的突破

黄庆辉深谙“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道理。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同时,他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黄记臻玥传承百年技艺,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带来贴合时代潮味的产品。除了把最传统的五仁叉烧月饼做到极致,也创新做流心月饼、奶酥月饼等其他口味。

“但守艺不等于守旧。我最欣慰的不是企业越做越大,而是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上传统美食。”黄庆辉认为,这种传承中的创新,让传统节日美食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传统是根,创新是叶。根扎得深,叶子才能茂盛。如果传统只能活在记忆里,那它就没有生命力了。”

在包装设计上,黄记臻玥也融入了现代元素,推出了典雅大气的硬盒包装,国风元素跃于盒上,内里用金色绸布包裹,尽显高贵。这些创新既保持了传统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QQ20250903-154411_副本.jpg

八、展望未来,让广西味道香飘世界

如今,黄记臻玥已经走上了正轨,但黄庆辉并没有停止思考未来的发展。他计划在公司打造一个合浦大月饼文化馆,更好地传承和展示这项传统技艺。

让“广西味道”走向世界是黄庆辉更大的梦想。近年来,他开始初步探索东南亚市场,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渠道商洽谈合作,逐步将产品出口到当地华人商超。

“月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希望能让海外消费者通过我们的月饼,了解和喜爱中国的饮食文化。”黄庆辉说这话时,眼中闪着光。

从不足50平方米的小作坊起步,到如今拥有现代化生产基地的月饼企业,黄庆辉用四十年的时光,烤制的不仅是一枚好月饼,更是一张飘香全国的“广西味道”名片。

“前半生,我的梦想很小,就是做好一个月饼;现在,我的梦想很大,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通过黄记月饼,爱上广西的味道。”

黄庆辉站在车间里,看着金黄的月饼从生产线上一排排出炉,香气弥漫在整个工厂。

他拿起一个月饼,轻轻掰开,露出里面饱满的五仁和叉烧馅料,微笑着说道:“这就是我们广西的味道,也是我祖父1930年就开始打造的梦想。”

从“华南兴”到“黄记饼屋”,再到如今的“黄记臻玥”,九十多年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一门手艺的延续,更是一个家族对美味的执着追求。

月饼的世界很大,足以承载一个家族的梦想;月饼的世界也很小,无非是一份乡愁、一份团圆、一份传承。

(2025.9.2.)






分享到: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抗战老兵张汉奇:能参加伟大的纪念活动,光荣自豪激动!|我在天安门观礼